近日,中国文明网发布了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
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
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赫然在列,
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这个地处大渡河畔的彝汉聚居镇,以98%的群众满意度交出了文明创建高分答卷,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民风淳”的文明新图景。
党建引领聚民心,文明创建有力度。五渡镇创新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机制,将文明创建纳入“党建月会”议题。坚持为民排忧解难,拉近干群关系,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0余件,开展“感恩奋进”主题宣讲45场,培育出“彝汉双语”党员志愿服务队10支,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文明创建第一线。
环境整治焕新颜,生态宜居显底色。实施“洁美行动”,累计完成镇辖区道路硬化136公里,建成垃圾分类智能收集站18个。创新“路长+河长+林长”三长共治模式,绿化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大渡河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铜河村“微田园”景观获评省级人居环境治理典范,先锋村入选“巴蜀气候宜居宜游乡镇”。
文化铸魂润民心,彝汉融合展新韵。深挖茶马古道文化,组建“山歌队”“达体舞团”等文艺队伍8支,渔村小调《胡坝将将好》广为流传。创新“一约四会”治理机制,修订村规民约9个,打造“五星家庭”评选品牌,涌现出孝老爱亲模范张桂花等先进典型6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9个,兑换文明积分1.2万人次,彝汉群众携手捐资修建的“同心路”成为民族团结新地标。
治理创新筑根基,平安和谐树新风。首创“3+3+3”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累计化解积案37件,连续5年保持“零上访”。创新“德古调解+法律明白人”双轨模式,铜河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如今的五渡镇,百里桃花映衬着彝家新寨,茶马古道回荡着月琴清音,文明新风浸润着千家万户。五渡镇党委表示,将持续深化“文明+数字治理”模式,打造大渡河农工文旅融合发展带,让文明之花在彝汉儿女携手奋进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