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河乡聚焦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难题,通过“科技+”行动、跨区域联防等举措,提升产业服务与生态管理水平,推动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不断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一是高位统筹强根基,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建立“乡级统筹+片区包干+网格管理”三级架构,划分5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包片,抽调18名乡村干部专职巡防。制定《笋山管理办法》,建立日研判、周会商机制,与毗邻4乡镇签订联防协议,定期开展跨区域联防行动。在重点卡口建成投用智慧视频监控,实现重要路段智慧监控。
二是精准服务促发展,构建“三心”保障体系。实施“民心工程”,新建林区道路19公里、轨道运输10.5公里,邀请市国有公司试点无人机运输项目,解决林竹运输难问题。打造“安心环境”,组建应急分队5支,新补充应急设备11类903套,开展实战演练6次。完善“暖心机制”,用好“峨边汇治理”九条措施,运用“德古工作法”化解纠纷8起,持续开展笋山党组织“六联”行动,建立笋山党支部服务点2个。成立云沐梦笋合作社,助农销售竹笋200万多斤。
三是多维宣传树导向,打造“三全育人”教育矩阵。构建“线上+线下+实践”立体宣传网络,开展“法治宣传进林区”活动5次,发放防火宣传单1500余份。组织笋山经营户、群众,开展政策解读和培训5次。在学校开设笋山保护主题班会等活动,“小手拉大手”,发挥“护笋小卫士”作用,带动采笋家庭参与。开展警示教育6次,通报违规行为,提高群众知晓度。
四是闭环管理抓落实,创新“三查三改”责任机制。推行“清单化明责+节点化督责+倒查化问责”工作法,制定责任清单,建立“3.30”“清明节”等重点时段专项预案。组建乡纪委牵头的督查专班,建立“问题整改回头看”制度,严肃问责违规事件,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杨河乡人民政府
202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