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工作开展举措及成效
(一)统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持续强化法治理念。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会前学法制度,汇编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读本,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表率作用,不断提高全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能力。
履行“关键少数”法治责任。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积极学习推广五通桥区述法“50指数”经验,促进述法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加强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巩固全省第一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承办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普法依法治理暨法治一体化工作推进会,与美姑县签订《推进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法治一体化协作联动协议》,提升打造峨边彝族自治县法治文化公园成为“四川十大重点培育法治阵地”。
(二)政府职能全面优化。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高效运行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认领配置依申请事项1779项、行政许可事项241项,在省一体化平台上受理办件2.8万件。结合实际规范优化1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驻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更新完善13件“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指南,成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班,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编辑省市惠企政策142项。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对妨碍统一市场、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整治,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实施,建立涉企执法联系点1个,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出台《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八条政策措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强化法律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发展,2024年开展各类大型法治宣传集中活动7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用品17万余份,办理公证事项343件,接待法律咨询1542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3件。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行动,为企业法治体检320余份。
(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助力提升自治立法质效。主动配合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激活立法工作中“政府依托”作用,组织农业、民政等部门配合县人大制定《峨边彝族自治县移风易俗条例》草拟《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才发展促进条例》。
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效能。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指引》,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并及时报市政府备案,备案及时率100%定期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清理到期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
(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有效。
行政决策科学民主依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和政府常务会议议事决策规则。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核制度,全年出具各类法律意见62件,做到应审尽审。加强对外聘法律顾问的考核,2024年外聘法律顾问共出具各类合法性审查意见700余件。
各类监督相互贯通。完善县乡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设立县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开展行政执法跟踪指导20余次。制定《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办结县人大代表建议61件、县政协委员提案40件。
行政权力规范透明。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置及任务分工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作,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年县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务信息881条,办结信息公开申请6件。
(五)行政执法公正文明规范。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续工作,组织部门编制发布“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开展乡镇履职事项编制,理清乡镇与部门职责边界。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质量三年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各类法律知识培训6场次,覆盖1000余人次。
深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铁拳”“破案会战”等专项执法行动和千江万河清理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全年开展执法检查4000余次,网络谣言典型案例《直播“卖惨”》被CCTV-1《今日说法》专题报道。
(六)社会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5+2”城乡一体化安全防控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成功应对17次暴雨、1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成功入选省级“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试点县。
增强行政争议纠纷化解能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四川省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完善行政调解体系,落地落细“峨边汇治理”九条措施。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各类调解与信访工作协调联动。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4年办理行政复议申请17件。
全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有了较大提升,但对标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仍有一定差距,行政执法能力质效需进一步提升,主动化解争议的意识需进一步增强。2025年,县政府将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法治化环境改善,为整体建设全省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奋力建设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川公网安备 5111320200010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