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患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疾病。
2.心理健康如何预防?
一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尤为重要,尽量在饮食方面保持健康状态,不要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早睡早起,保持6-7个小时的睡眠。
二要学会时间管理和压力管理。合理分配个人时间,确保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学会管理压力,诸如深呼吸、冥想及正念练习等方法,均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
三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
四要规划好职业生涯,预防工作倦怠。做好长期的职业规划,多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减少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预防职业病要佩戴好职业病防护设备
劳动者在工作中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根据工作场所危害因素,佩戴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耳塞、耳罩,佩戴好防护用品能够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危害、降低事故和职业病风险。
4.职业病病人应该享受的待遇有哪些?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用人单位承担。
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职业病防治事关每一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劳动者需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用人单位作为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要承担相应责任,做好职业病防护的第一责任人。